国内岩棉发展现状
我国岩棉制造业起步较晚,国产普及率不足10年,早年都是以生产低端矿棉为主,我国于上世纪5O年代末,开始引进矿棉生产技术,直至7O年代末才开始形成产业。80年代可以说是我国矿棉工业发展史上的大跃进年代,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生产技术都有了较大的进步,主要原因是我国分别从6个国家引进了10多条不同风格、不同规模的矿棉生产线,从而,奠定了我国岩棉的发展基础。岩棉保温
进入九十年代,由于人们的节能意识淡薄,建筑节能无任何要求,产品主要用于工业保温,当时全国的矿棉总量徘徊在20~30万t。
虽然我国在矿棉行业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,但是整个行业仍处于较低水平,与发达国家相比,无论在产品质量上,还是在技术装备、产品消耗、环保等方面,都存在很大差距。
1995年,西斯尔(CSR)集团进入中国,在广州建立岩棉生产工厂,才开启了国内岩棉生产的先例,后通过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(简称玻纤院)对国外岩棉生产技术的引进及消化,直到2008年,岩棉才真正做到国产化。
随着近年来国人对建筑节能意识的提高,岩棉优良的特性才逐渐被接受,岩棉优良的防火特性才被重视,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逐渐进入建筑保温市场,岩棉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,岩棉的生产技术及装备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,
至2014年底,根据行业协会粗略统计,我国矿岩棉总产能已达到300万t/年产能,受国内经济形式及房地产行业的下调因素影响,行业竞争加剧,岩棉制造企业普遍存在对产品质量控制意识薄弱现象,就目前整个国内岩棉制造行业而言,能完全满足2011年lO月1日实施的GB/T25975—2010建筑岩棉使用标准的优质岩棉依然不足100万t,加上建筑质量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,建筑用岩棉产品市场依然大量存在鱼目混珠,以次充好的现象。